
- 词条统计
- 浏览次数:19
- 编辑时间:2025-06-24 16:21:31
- 最近更新:书画家百科全书
肖凤莲
姓名:肖凤莲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
职业:书画家
肖凤莲,笔名雨荷,号杜葵,“北宋三大家”之一李成后裔。出生于1976年3月,祖籍山东,现居北京,“北宋三大家”之一李成后裔,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获得者;海上画派传承人,中国画艺术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名人艺术创作协会副主席,德艺双馨艺术家,荣宝斋特聘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高级特聘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画修复专家,中国历史博物馆艺委会委员,被评为中国最具收藏价值女艺术家。
《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获得者雨荷(靳尚谊,邵大箴,卢禹舜,丁绍光,陈丹青,冷军,何家英,吴为山,霍启刚,徐冰,王仲,刘晓庆、倪萍,黄小坚,全山石)等各界知名人士参加。
肖凤莲(雨荷)是“北宋三大家之一”李成后裔,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学习山水画,宫廷画,花鸟,人物,油画。其山水作品风格气势浑厚,意境深远。花鸟、人物画风笔精墨妙,秀丽雅逸。青年时期师从“宫廷画派”爱新觉罗浦佐先生,学习传统宫廷画派的技艺。后经介绍拜师画坛巨匠吴湖帆弟子宋文治先生,研习山水画,深受先生教诲和指教,顿悟宋文治先生的艺术真谛。师古不泥古,创新表达符合当代情怀与需求的题材。更以笔墨彰显出中国画的继承传统,开拓出新的精神。
1994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
1999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
2004年于北京首次办个人展“雨荷艺术展”,观光人数突破20000人次,同时被5家拍卖行签约。
作品经常在《中国人才报》《中国农民报》《中国信息报》《新闻出版报》《北京晚报》《羲之书画报》《中国青年报》及《西部发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
应邀参加书画名家世界巡回展,在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受到国际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其作品37次在国际书画大展中获奖,雨荷老师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巴黎毕加索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文博馆收藏。
中国画是有标准的,而且标准极高。无论是谢赫的“六法”论、荆浩的“六要”说,还是黄宾虹的“三要”、潘天寿的“五宜”等历代诸多理论,都在告诉我们,中国画的创作,不是任谁都可以从事的,更不是随随便便就把一件作品能够称之为中国画的。甚至说,中国画自始自终都是一门典型的精英艺术,一门只有文艺精英才能够,也才有资格和能力介入的“高门槛”艺术。
但凡熟悉中国美术史的人都知道,首先,“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清•沈宗骞语),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绘画多是士人所为的艺术。而士人,指的就是读书人,即具有较高文艺修养的知识分子。其次,中国画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技法技巧的呈现,它还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哲学属性等。国画大家张仃就曾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此外,中国画论也认为,艺与道有着本来的联系,所谓“艺即是道,道即是艺”,而“画亦艺也”,故画即是道。换句话讲,道是中国画的哲学核心,它体现着中国画特有的本质,也是中国画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如果理解不了这一点,就很难真正深入到中国画的精神内核中去,也很难真正领悟到中国画的高妙之处,而这些,只有文艺精英才有可能做到。
尤其自文人画出现以后,中国画更是在士大夫阶层得以极大发展和提高,也更加注重起综合修养的表达。它已不仅仅是“画,形也”“以形写形”“以色貌色”那样直观地表现,而是更加注重笔墨心性、境界格调,更加注重思想情韵的抒发以及人文精神的彰显,且努力追求“画外之画”“意外之意”“境外之境”。
1997年迎香港回归--中国影视名人中国书画邀请展;
1998年《众志成城,抗洪救灾》慈善捐赠展;
1999年作品《溪山幽居图》在中韩首届书画大赛获金奖;
2000年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及第六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
2002年庆奥运申办成功文化部邀请展,获优秀奖;
2002年首次赴法参与学术探讨,并被巴黎美术学院校长亲自颁发“巴黎美术学院终身美术系客座讲师”;
2005年受邀于人民大会堂,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特邀嘉宾。并在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后人民大会堂永久保留老师本人作品《昙花一现》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2007年提倡中国艺术要进千家万户,中国的艺术更需要雅俗共赏。于杭州举办个人大展《雅俗共赏》。先后被7家艺术公司联合赞助以及合作签约;
2008年被中国收藏学术委员会,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联合授予:“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
2011被巴黎美术学院邀请作为美术顾问,期间创作了独具特色的工笔之作《醉莲花》;
2012年:雨荷事迹被选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当代创业英才》《美国世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2012年庆祝山西大学成立110周年中国画邀请展;
2013年受邀参加美国洛杉矶世界华人促进会中国画邀请展;
2014年北京炎黄艺术馆“中国梦美丽中国大型国画展”;
2015年,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界》杂志社、全国各地收藏家协会等权威机构推选,雨荷入围了首届中国收藏界当代画家排行榜之新锐榜;
2015年参加与张大千的孙女张子嘉参加《最美中国画》CCTV电视节目特邀评委;
2016年参加杭州G20峰会书画邀请展;
2017年参加纪念中韩建交25周年当代中国名家韩国邀请展;
2019年秋拍老师经典之作《玉山青峰图》(四尺整张)拍出了598万人民币;
2023年《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获得者雨荷(靳尚谊,邵大箴,卢禹舜,丁绍光,陈丹青,冷军,何家英,吴为山,霍启刚,徐冰,王仲,刘晓庆、倪萍,黄小坚,全山石)等各界知名人士参加;
2023年荣获《助力国际艺术交流贡献奖》;
2024入选奥运会艺术顾问候选名单(华人)。
国画作品:280000元/平方尺;
书法作品:200000元/平方尺;
肖凤莲扎根传统,从传统中衍生而出的画到了一种逍遥自在的状态。这种自在的逍遥,让她摒弃了一切的绘画技法和世俗杂念的束缚,从而迎来自己艺术上的自由天地,而对笔墨意境语言的积累加深了传统文化的修养,则标志着她的艺术达到了成熟且向高处攀登的阶段。(邵大箴)
肖凤莲女士的作品,既可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她能把在作品中流露出细腻情感融入大自然微妙流转之中,她的笔下随物婉转,与心徘徊,色彩不俗,饰以时令的烘托,更显得雍容而不靡,我们不难窥见肖凤莲女士在研习的过程中,不只是表象上对古人的简单模仿,而是极力表现对大自然的尊崇,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个体生命形式的外化,这也是肖凤莲女士在艺术的道路上带来的人生境界的综合体验。(单国强)
雨荷女士的艺术修养,深深扎根于她对美术史论的系统钻研。在当代水墨创作的群体中,她以一种难能可贵的学术自觉,将理论的深邃与实践的灵动巧妙融合,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她如一位执着的探索者,深入宋元山水的皴法秘境,品味明清文人画的意境幽微,更对近现代黄宾虹“五笔七墨”的理论反复揣摩。在这般深度的研析中,她逐渐孕育出独具魅力的笔墨语言。让积墨的厚重层叠与破墨的灵动鲜活相互映衬,既得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笔墨神髓,又通过对山石纹理的解构与重构,构建出富有现代构成意识的视觉图景。(史峰)
青绿山水与重彩人物的美学诗意
——记著名画家雨荷女士
雨荷女士以独树一帜的创作轨迹,为当代中国画搭建起一座沟通传统与现代的美学桥梁。她的作品如从山岚氤氲、雾霭缭绕的诗意之境中款款生成,带着深厚学养的沉淀,亦有着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她在青绿山水与重彩人物的创作天地里,挥毫泼墨,奏响一曲动人心弦的笔墨交响,书写着满溢文化温度的艺术华章,成为学者型艺术家思辨与创造的鲜活彰显。 雨荷女士的艺术修养,深深扎根于她对美术史论的系统钻研。在当代水墨创作的群体中,她以一种难能可贵的学术自觉,将理论的深邃与实践的灵动巧妙融合,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她如一位执着的探索者,深入宋元山水的皴法秘境,品味明清文人画的意境幽微,更对近现代黄宾虹“五笔七墨”的理论反复揣摩。在这般深度的研析中,她逐渐孕育出独具魅力的笔墨语言。让积墨的厚重层叠与破墨的灵动鲜活相互映衬,既得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笔墨神髓,又通过对山石纹理的解构与重构,构建出富有现代构成意识的视觉图景。师古而不泥古,她在传统绘画语言的基因中深度解码,再以当代的视角进行转译,让中国画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层峦叠嶂在她苍润的笔触下徐徐铺展,以书入画的篆籀笔法,似灵动的舞者,强化着山体的质感,飞白与泼彩交织,既契合山形步步移的传统审美,又借光影的虚实变幻,赋予画面以时空流转的现代韵律。尤为动人的是,她将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与记忆,幻化为独特的意象符号。山间的流云悠悠,石隙的溪涧潺潺,风中的松涛阵阵,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致,而是升华为承载着文化乡愁的精神图腾。这是胸中丘壑与笔底烟霞的深度交融,是自然之景向文化心象的美妙转化。 重彩人物的创作雨荷女士大胆突破传统仕女画的程式束缚,以人类学田野考察般的严谨,深入生活的现场,去捕捉人物的神韵。笔下的人物,既保留了工笔重彩的精致典雅,又通过服饰纹样的符号化解构、肢体语言的戏剧化处理,为传统题材注入了当代的人文关怀。没骨法渲染的服饰,色彩的冷暖变化,取法于《诗经》中“蒹葭苍苍”的诗意意象,又以平面构成增强视觉的张力。她将东方写意的精神与西方形式构成相融合,立足本土文化,又以开放的视野对话世界艺术。 她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与现代诠释,古意并非复古,而是以现代视角重新编码传统美学元素,以古人之法,开自己新境,延续着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又赋予传统笔墨以时代的气息,是文化自信在艺术领域的生动演绎。
在中国画变革的时代浪潮中,雨荷女士的艺术实践犹如一座灯塔,具有典型的引领意义。她以学者的智慧梳理传统文脉,以诗人的敏感捕捉时代精神,以赤子的情怀守护文化根脉。她的作品展现着精湛的笔墨技艺,蕴含着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解读。她将个体的文化体验升华推进艺术发展的新力量,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借鉴,也引导了借古开今的前行的方向。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5年3月5日















词条标签:
肖凤莲
|
郭春梅--大百科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