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词条统计
- 浏览次数:573
- 编辑时间:2024-05-17 17:19:47
- 最近更新:书画家百科全书
周华
姓名:周华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
职业:书画家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客座教授;
中国国家美术家协会理事;
世界文化艺术联合会中华美术家协会副会长;
中华龙文化国际促进会副会长兼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高级美术师;
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副理事长;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名誉馆长;
北京厚德豪书画院副院长;
兰州新区美术家会协会副主席;
2010年11月国画作品荣获亚运当代艺术展杰出奖;
2011年在赵阳区“社区一家亲”文化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2012年山水国画作品作为重要礼品赠送给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2013年作品《回望》荣获潘家园街道庆七一诗书画作品展三等奖;
2014年周华作品被中外联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评为最具收藏价值的名品书画;
2014年7月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授予“红色爱心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4年12月出席庆祝阳坊书画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阳坊书画协会首届书画展;
2015年荣获首届国际文化产业投资洽谈会优秀书画精品奖;
2016年6月作品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奖并入选精品展;
2016年7月美国中华总商会聘任周华先生为顾问 [16],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中授予“爱心书画家”;
2016年7月绘画作品《秋硕》在《翰墨风》书画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21年10月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第三届当代翰墨名家作品大展中入展。
2020年4月葡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2011年9月当选为国际慈善总会《爱心书画家》
2011年11月书法作品由人民艺术家协会永久收藏
2014年4月书画作品被梁斌黄胄纪念馆收藏
2012年山水国画作品作为重要礼品赠送给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2014年11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和人民大会堂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6年6月中国黄宾虹全球书画教育普及课题组聘请为艺术博士生导师
2016年8月周华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西南联大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书画组专家
2021年10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被授予“新时代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8年1月作品《子属图》在北京瀚古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207000成交;
2021年1月作品《花卉》在美国杜邦有限公司418000成交。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是《文心雕龙·物色》之开篇所言。
《物色》所谈即艺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不同的生命体验,总会在同一个画面下读出不一样的现实感受。物色尽而情有余,贵在有情景,美在能通心。
梅兰竹菊写君子,水墨荷花是仙子
艺术之概,本于现实,达之于心,而托之于物。周华先生画山、画水、画鱼、画自然之物像,把书之“余趣”做文人情感的博观,兼工带写绘花鸟,梅兰竹菊写君子,水墨荷花是仙子,葡萄玉珍珠,果疏田园风,也许这与他微观的生活认知有关,他乐于进入到自己巨细的感受和意味中,对他而言,绘画就是生命本体在微观生活中的生趣盎然。
举天下言诗,几人发自性灵;举天下言画,几人师诸天地……所谓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耳。从隋代展子虔将山水画从人物画中游离出来,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经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的金碧辉煌,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山水画的高古雅致,宋初李成、范宽山水画的整殇肃穆,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山水画的萧疏淡远,山水画沿着追求古典写实向崇尚意趣一步步递进着、演变着、发展着,从尚由质到意境,时过尽千帆,不论山水画的精神取向如何变迁,其师造化、得心源审美法则依旧被保持着。
周华先生的山水画层次微妙而分明,意味深长而隐约。既不是传统文人画鸿蒙的宇宙气象,也不是现代抽象水墨的变形与夸张,而是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可居、可游,来否定之否定之、超越之,以期找寻到另外一种和谐、另外一种更合适的美:远观可见作品幽远宁静的意境,近观可见其扎实的笔墨功夫;依籍对绘画本体的深刻认知,看得出周华先生在创作中以平远角度描绘远景的静谧之境;以高远、深远之视角描绘近山的高大雄强之态,故而,静水流深,舍形而悦影,苍、逸、奇、劲的笔墨韵味,熟而后生,看似工而又若不能工者。
“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一篇《兰亭序》,无数人穷究“之”字有多少种写法,在点画体势、章法布局上下死功夫,却很少有人去了解《兰亭序》一文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观念,以及对老庄哲学中“死生一体”虚妄世界观的否定和批判。魏晋时期谈玄之风盛行,在王羲之看来,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并由此感叹“俯仰一世”的短暂和一展怀抱的渴望。无数研读书法的人也许看到了王羲之以“乐”开拓墨丛的旷达,却无视字里行间舒卷的落寞情怀,不知文心之婉转,又岂知笔墨之焕然?
《庄子·天地》言:“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所以周华先生选择花鸟、鱼、葡萄等物象,自然与其本人的性情志趣密切相关,就像黄胄选择同甘苦共患难的毛驴,作为自己传情达意的对象。人有深情,才能感受万物诗性,“鸡雏可观仁”物色尽才能情有余。
周华笔下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他所属的世界,而他所属的世界也形成他笔下的艺术形象。众所周知,徐渭在绘画的状态上追求天然天成,生动活泼、不求形似,他认为人为的布置安排不如自然真实绝妙,应置于心而得之于手,作品好坏不在于墨色的简单变化,而是在于生动活泼,能写取物象的神采。
赏花赏意,咏物咏情,花性亦通人性。周华先生用花鸟来包孕禅意,用微品来粉饰大化。笼神于笔,借用彩墨线条之功,将君品之劲竹,自由之雀鸟,纯洁之荷花,傲霜之菊花,珍珠之葡萄纵收绢纸,咫尺间求千里之效果。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董其昌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诗画乐是相通的,我以自己的浅见为他山之石,攻绘画之玉,表达对周华先生的认可,期待着他的坚持和突破。
法度严谨书翰墨 生动传神绘丹青
记著名书画家周华
书画同源是常谈,书画同功未必然。以书益画,以画益书的修行方式,是文人传承文化正脉的必需,也是艺术家表现非凡才华的必然。当代艺坛能像著名书画家周华先生这样,同时深修书画得造诣的艺术家非常少见。画家不修书法,书家不事丹青的现象成为书画背离的流弊。所以周华先生在书画两门皆著非常的成就,决定着他是为文化复兴谋以智慧施以助力的典范人物。
他的书法走的是一条深修碑帖的正大路径。诸书皆修,善楷书、行草。以楷书显示法度的严谨,以行草表现抒情的恣意。完成了书法有法宜有情的境界磨砺,跳出了书奴抄书匠的肤浅,也避免了书法写成江湖体的弊坑。
观赏他的书法,必然是儒雅正相,挥纵自如。书法实力有没有,不需要言说东西南北,只需要把楷书作品放在案上一观,高低立见,优劣可析。周华先生是一位能耐得下性子,坐得下板凳精心修楷书的实践者。多年来他不被社会流行的浮名风气所干扰,一心一意法唐楷,一笔一画写正书,以颜楷为法本,劲卓丰硕,筋骨强健,再参意柳楷精气神,吸纳欧楷的变化和赵楷的儒雅,把楷书一门写得笔法精绝,结体平正,好一派真实力,绝对是令人叹服的正大气象。行草写晋韵,放手写心,侧如中行,笔墨行运毫无滞碍,在形断意连中,表现出执笔追闲云的士人风度,也体现注墨写儒雅的文人风韵。不激不厉,万般情丰。只有像他这样,把书法与情感融合在一起,行草才会写出这悦目动心的情绪流。书法抒情谓最难,他破难而成,功高一筹!
画为书之余。书法功力深厚的周华先生,把书之“余趣”也做成文人情感的博观,是一位善用丹青表意精神的大手笔。兼工带写绘花鸟,大墨不显呆板,重彩亦是性灵,在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铺陈中,实践着略其体貌,夺其精神的艺术法则,写意出花鸟与品格相依相辅的高规格,耐于把玩,适于鉴赏,梅兰竹菊写君子,水墨荷花是仙子,葡萄玉珍珠,果疏田园风,意趣之修,能家神功。能把花鸟画出美质已是非凡,再画出神采就是巅峰。
法度严谨书翰墨,生动传神绘丹青。山水画是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重要资证,先用铁笔焦墨勾勒山岩质骨,切准天地纹理,笔笔有古风,不施虚力,顿挫成钧,这样的山水作品很有凝沉厚重的雄伟风范,把北宗山水的本质一笔一笔生发出来,然后再用牛毛皴、雨点皴写意春山泽风来,草木非枯败的生机,积墨不浊,破墨不浮,相互照见,和谐妙成,再轻赋小青绿,传神非凡,一派清凉。唯有深度解锁宋元山水画诀,才可以这般举重若轻地生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丰神感触!法师古人,亦随时代,在笔墨的传承与创建中,能做到不失规矩,又能自立面目,绝对是大家风范,一目了然!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










词条标签:
周华
|
郭春梅--大百科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