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词条统计
- 浏览次数:517
- 编辑时间:2023-07-14 23:13:54
- 最近更新:书画家百科全书
王福乐
姓名:王福乐
性别:男
民族:汉
祖籍:北京
职业: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1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协会理事,世界华人慈善基金会书画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网教中心客座教授,国家现代艺术中心高级研究员联合国和平艺术奖获得者。先后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领袖”,“中华当代文人艺术家”,“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当代中国书画艺术领军人物”,“中国书画家百杰”,中韩、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国际艺术家”,海上画派当代代表人物。1959 年考人北京艺术学院,受到潘天寿、高冠华、俞致贞、白雪石等名家教诲,打下坚实基础。作品录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中国艺术范例》艺术教材范本。绘画上取宋元明清之风下学吴昌硕潘天寿等大师之妙,其作品可见八大之精髓,从事绘画事业七十余载,被称为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活化石。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等机构收藏悬挂。先后在美国、苏联、韩国、日本等国家举办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及国际友人收藏。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近现代艺术巨匠。
新中国第一所艺术学院走出的高材生
北京艺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学院,校址位于北京什刹海畔的恭王府里,学校初始名称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更名为北京艺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包含了美术、音乐、戏剧等学科的综合艺术学院,至1964年全国院校调整,学院撤销。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整体(教师和在校生)并入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成立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音乐系独立建院,成立中国音乐学院;戏剧系并入北京戏曲学校。至此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学院"消失。
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先后拥有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俞致贞、高冠华等一批卓有成就的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走出了刘炳森、崔如琢、王福乐、郭怡宗等书画大家。
王福乐先生于1959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附中,有幸受到高冠华、俞致贞、白雪石等名家面对面教诲,为今后的创作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上画派当代代表人物----与潘天寿高冠华吴冠中白雪石的师生缘
海派”全名叫“海上画派”。是指清末民初在上海一带居住的画家群体,他们是吴昌硕、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陈师曾等画家。以后,可称为“后海派”的是齐白石和潘天寿,近现代由潘天寿的入室三十年弟子高冠华,到了当代由高冠华入室三十年的弟子王福乐一脉传承下来.这些画家都是开宗立派、不断创新的大师级画家。“海派”画家们之所以可称之为“大师级”,是由于他们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变革、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先生从不吝啬对王福乐这名学生的喜爱,王福乐展览高先生亲自到场题写展词,并与王福乐以“弟”相称。王福乐在跟随高冠华学习的数年中,高先生曾多次带着王福乐拜访潘老,邀请潘老对对王福乐的画作进行点评指导,高冠华在艺术学院任教期间,也曾邀请潘天寿来院创作指导,当时只有少数的几个学生可以现场观摩,其中就有王福乐。多次的接触中,潘老对王福乐的画艺非常认可,对王福乐寄予厚望。在艺术学院学习,吴冠中先生教授色彩,白雪石先生教授山水,俞致贞先生教授工笔,王福乐深受诸位大师的教诲,在继承海派大写意笔墨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色彩,山水画水墨山石技法,以及工笔细致入微的妙用,得诸大师亲授,取诸家所长,终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也为日后王福乐继承发展海派艺术成就造就了先天条件。
艺术理念及经历
王福乐先生所画之作,上取宋、元、明、清诸家之长,下学吴昌硕、潘天寿、高冠华、吴冠中等大师之妙。虽素养、功力还需再提高,但“坚持走发展民族传统绘画之路,形成自家之风”的观点受到师长和同好们的称道。创作上主张:以传统技法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以时代发展为特征,消化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的元素,营养、丰富自己,发展民族艺术,创作出人民喜开乐见的作品。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添彩。
1941年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区。
1959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附中学习中国画,任教教师有高冠华、吴冠中、白雪石、俞致贞等。
1962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丰台区教委从事教育工作,仍潜心写意花鸟学习,被高冠华先生收为入室弟子。
1975年被评为一级美术师
1987年加入中国书画社,高冠华先生创办并担任院长
1988年荣宝斋举办个人展览,高冠华、吴冠中等到场祝贺
1991年在俄罗斯展出作品“年年岁岁花相似”(中国画)
1993年作品《清水出芙蓉》入选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书画大展并获优胜奖
1994年作品《沾衣欲湿杏花雨》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8年在北京琉璃厂西街莱熏阁举办,高冠华先生为画展题名并亲临现场题词祝贺
1999年作品《红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0年作品《笑迎风雨任飘香》 参加“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时获金奖,刊入《二十世纪中国画苑掇英》大画册
2000年俏不争春》等七幅作品在《中华锦綉》的“文化广场”栏目中刊登,并以“一代精神属花草” 为题,向海内外读者介绍;《雨后荷塘一截》载入(1949 年-2000 年)《中国美术选集》
2000作品《俏也不争春》参加在日本大阪举办的中日水墨画交流展
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2003年作品《鱼之乐》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收藏
2003年《红荷翠羽》被中国美协选送埃及展出
2004年作品《富贵有余》《清水出芙蓉》分别被中国美协选送法国、拉脱维亚展出
2004年作品《明珠滴露紫雪飘香》在参加人民日报和中共中火文献研究室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00 周年书画展”时人选,刊入大画册并被主办单位收藏
2006年作品《东篱佳色》《绿了芭蕉》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年作品《花开时节动京城》《桃花依旧笑春风》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7年作品《绿荫爽爽》被中国人民最高法院收藏
2008年作品《春光无限》被中共中央党校收藏
2008年作品《荷塘新雨后》被北戴河国务院机关事务关机局收藏
2009年巨构《荷塘新雨后》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2009年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被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聘请为艺术顾问
2011年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入选“丹青绘世园。翰墨香浐灞”2011西安世园当代中国著名画家作品展并别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览馆收藏
2012年被授予“第六届具有社会责任感艺术家”
2013年作品《晨曦清露》入选中国书画世界行走进法国交流展
2014年被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5年被人民艺术家协会授予“人民艺术家年度人物”



















词条标签:
王福乐
|
郭春梅--大百科主编
|